第380章 险恶用心-《三国之骑兵天下》
第(1/3)页
当然,也有少数有理想、有抱负的英雄豪杰积极行动起来,立场坚定的已经跃跃欲试、迫不及待了,他们一方面公开布声明,响应朝廷三公的诏书,另一方面凑集粮草、招募士兵,雄心勃勃地准备与董卓大战一场。笔趣阁Ww W.ΩbiqUwU.Cc
……
东郡紧邻魏郡,韩馥最先收到了乔瑁的三公檄文,他匆匆扫视了一遍,不由得头都大了。韩馥本是朝廷的御史中丞,是由尚书周毖,城门校尉伍琼推荐,董卓才派他来冀州担任冀州牧的。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,他还是非常感谢董卓的知遇之恩。
正因为如此,他上任几个月来,对于董卓的一切命令都是坚决执行。特别是对于逃亡到冀州的袁绍,韩复虽然没有抓捕他,却也时时地防着他。就是朝廷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之后,韩馥依然派了几个从事到渤海监视袁绍。
其实袁绍自离开出洛阳,就来到了冀州,并没有象董卓想象的那样到处逃亡,反而处处受到士人们的热情款待。特别是那些年青的士子们,听着袁绍绘声绘色地讲述他与董卓斗争的传奇经历,眼神中充满了崇拜。
接到朝廷让他担任渤海太守的诏令,袁绍立即结束了他的逃亡生涯,来到了渤海郡。然而,他此时并没有心情去当什么太守,他到渤海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招募士兵。
渤海是个大郡,有一百多万人口,兵源非常充足,加上冀州各地的士族豪强们的支持,袁绍很顺利地就招到了三万多士兵。可见尚书周毖,城门校尉伍琼推荐袁绍担任渤海太守,是多么地富有远见。
得知袁绍在渤海大举招募兵勇,让韩馥非常矛盾。一面是他的老师袁隗,韩馥也算是袁氏的门生,而另一面是相国董卓,对他有提携之恩。无可奈何之下,他只好招来了他的几个谋士,商议自己该怎么办。
“如今乔瑁来了三公檄文,号召州郡官府起兵攻打董卓。而袁绍正在渤海大肆招募兵勇,看样子起兵在即。”韩馥望着他的谋士们,满脸疑惑地问道:“你们说说,我如今应当帮助袁绍呢,还是帮助董卓呢?”
韩馥来到冀州只有几个月的时间,再加上才能确实有限,并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权威。所以听到他这么说,治中从事刘子惠冷冷地笑了笑,很不客气地说道:“州牧大人,如今起兵是为了国家,为了江山社稷,怎么谈到袁绍、董卓!而且骠骑将军杨林的大军就驻守在冀州的中山、常山、赵国、巨鹿四郡和司隶的河内郡,他可是反对董卓的,如果你支持董卓,骠骑将军难道会坐视不管吗?”
刘子惠的一席话,立即让韩馥羞得满脸通红。别人都是站在国家、朝廷的利益上在思考问题,而他却仅仅站在自己与董卓、袁绍的个人恩怨上考虑,其境界何其悬殊!而且手握重兵的杨林就在身边,要是自己敢有他想,杨林绝不会放过自己的。
看到韩馥尴尬的样子,刘子惠也知道自己说话太过火了,连忙好心地劝道:“州牧大人,起兵是很凶险的事情,我们不能抢先动。应派人去看其他各州,如果有人率先动,我们然后再响应。冀州的势力不比其他州弱,别人的功劳不会在冀州之上。”
“你说得有道理。不过,虽然我们不率先起兵,但是也要做好起兵的准备。”韩馥终于有了主意,厉声布命令:“治中从事刘子惠,你马上给袁绍写一封信,讲述董卓的罪恶,对他起兵表示赞同。长史耿武、别驾闵纯、治中李历,你们三人负责招募兵勇,准备起兵攻打董卓。”
不管是什么时候,谁要是掌握了舆论,谁就获得了民心,谁就获得了大义,谁就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同和支持。而在这个没有电视、广播、网络的时代里,油印的报纸就是引导天下舆论最好的工具。
第(1/3)页